• 网站首页
  • 文博馆概况
  • 互动社区
  • 新闻资讯
  • 政策研究
  • 陈列展览
  • 学术空间
  • 参观服务
  • 林都风采
  • 文创天地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林都风采
    父亲.我心中的丰碑--林业三师七团团长袁天礼之子袁豫生缅怀父亲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10-26 14:34:05  ‖  查看990次  ‖  


    采访林业三师老战士乔汉收先生





    采访林业三师老战士王书汉先生



















    父亲-我心中的丰碑

    袁豫生

          今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三师开发建设伊春70周年。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伊春林区的开发建设史上,有一个不朽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师。1952年9月林业三师奉中央軍委命令七、八两个团7000余官兵全建制的投入到开发建设伊春林业生产实践的热潮中,全体官兵发扬了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在小兴安岭荒无人烟,环境极其艰苦和险恶的情况下与林业工人一道携手并肩,顽强拼搏,为伊春初期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军民结合,军民团结,军民共建伊春的林业生产建设的新模式。巍巍小兴安岭留下了林业三师开发建设的足迹,莽莽大森林见证了林业三师艰苦创业的革命历程。缅怀父亲的战斗经历和革命业绩,更加坚定了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更加激励我热爱上三师官兵和广大林业工人开发建设的这片热土。

    父亲袁天礼四川南江县人,1915年12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32年8月全川各地红潮四起,年仅15岁的父亲走上了革命道路,任南江县上两区少年先锋大队大队长,1933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方面军,1934年担任排长。参加了反六路围攻、万源保卫战。1935年1月随方面军长征。1936年1月长征路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战争时期父亲随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开赴冀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随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近大别山,参加了开辟桐柏解放区的斗争、淮海战役及剿匪斗争。

    母亲李伏1943年8月参加革命,与父亲于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结婚,此后一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辗转数省,曾任冀南军区供给处供给员、第十纵队教导团学员、唐河县唐河区委副书记、信阳县大队直属队指导员、河南军区独立四团、林业三师七团政治处干事,转业后任双子河局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局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双子河公社党总支副书记。母亲陪伴父亲走过了15个硝烟迷漫的岁月、艰苦创业的春秋,不论是战火粉飞的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建设的和平时期,她都是父亲“部队中的好战友,生活上的勤务兵,家里面的贤内助”,儿女们头顶上的一顶天。

    全国解放后父亲先后担任了中南河南军区独立四团,水利工程独立一团团长,参加了荆江分洪水利工程的建设。1952年9月父亲任林业三师七团团长(团党委书记),参加了开发建设伊春的工作,先后担任了中共伊春林委委员、市委委员,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双子河森工局局长。由于历经长期残酷的战争,三次负伤,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1958年9月长征时留下的左大腿贯穿伤复发,经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研究所确诊为恶性纤维瘤。从北京回来后,他始终没休息,拖着病体依然起早贪晚地工作着。1959年7月病情加重,组织上又送他到北京治疗,在此期间,王钊书记、洪庆良秘书长写信表示慰问,林业部周副部长、东北森工总局副局长(原林业师师长)罗绍金亲自到医院探望,国家林业部又与卫生部联系去苏联治疗,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未能成行。从北京回来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原工人疗养院休息治疗,但他只休息了几十天,又回到双子河局边工作边治疗。1960年10月因腿部负伤后引起的病理变化、肿瘤扩散转移,不幸逝世,时年45岁。中共伊春市委高度评价了父亲的一生,并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广大职工群众向他学习:“学习他对革命忠诚坚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他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学习他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

    父亲去世时我九岁,在我依稀的记忆中,他似乎总是穿着一身旧军装,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不是开会,看文件,就是和同事们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父亲虽然是三级甲等残废军人,他依然和工人们一起参加修路、伐木、装车等生产劳动。50年代林区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父亲按规定享受小灶待遇,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很少吃小灶,而是把心扑在事业上,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为林区的开发建设付出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直至宝贵的生命。伊春林区开发建设初期木材生产基本上是沿袭伪满时期落后的作业方式,采伐工大都是周边各县的农民,他们只是冬季猫冬夏天才来林区。采伐用的是弯把子锯、大肚子锯,集材用的是马套子、牛套子,运材用的是冰雪槽道,冬天采伐夏天流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为了改变这种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上级决定在三师官兵比较集中的双子河森工局率先推行机械化生产作业方式。父亲接受任务后首先抓了两件大事:一是文化学习。发挥各连队文化教员的作用,开展文化学习运动。仅用一个冬天全团扫除了文盲、半文盲。并派出一部分干部、战士分别到呼兰工农干校和佳木斯三师文化学习班学习。二是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检尺员、技术员、拖拉机机手、油锯手、森铁技工等各门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4000多人次。文化学习运动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为实现林业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

    同时,修建了森林铁路,各车间(后改称林场)都引进了苏式电站,装备了苏式集材拖拉机(“磕头老二”),油锯等等。从而结束了林业生产人工和马套子作业的历史。双子河森工局实行流送时,年出河量仅有5万立方米,木材生产周期长达半年之久;实行森铁运输后当日采,当日运,当日入国库,日到材1000多立方米,年产量由5万立方米逐年增加到20万立方米、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山场采、打、集、清、装,森铁运输、贮木场造材、装车全部采用机械化生产作业,不仅把职工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实现了木材生产机械化常年流水作业的飞跃,开辟了林业生产作业方式变革进程的里程碑。把林业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子河局的作法,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和表扬,国家林业部确定双子河局为林业机械化实验局,林业部杨天放副部长亲自在双子河局蹲点工作,并且召开了林业机械化工作现场会,双子河林业机械化实验局成为东北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林区推广机械化常年流水作业积累了经验,推动了各森工企业机械化作业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一批三师优秀儿女走上了地师级、县团级的领导岗位,许多三师优秀儿女中的民营企业家为伊春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家4个子女中也有3人相继应征入伍,分别成为陆、海、空軍的1分子:空軍的一级飞行员、陆軍的无线电报务员、海軍的车管助理员,按照父亲的遗愿,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保卫祖国的岗位,较好的书写了自己的人生。

    父亲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由国家民政部等部门编写的《中华现代英烈丰碑大典》选录了全国各地的英烈纪念建筑物,伊春选录了南山烈士陵园、双子河袁天礼墓。自“五四运动”以来的1000多位知名英烈中有父亲袁天礼名字,并注有800余字的简历。由空军兰天出版社发行的《冀南军区战史》和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写的《桐柏解放区革命史》这两本书记录冀南地区和桐柏地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在团职以上领导干部附表及机构沿革中有多处袁天礼的名字,详细记录了父亲的战斗足迹,那段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将永载史册。在父亲的档案中记载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证明人,其中开国中将少将五人,方正平、刘福胜、张西三、何济林、钱信忠,建国初期省、军职干部三人,刘大坤、刘明辉、周光坦,这些人都见证了父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经历。

    伊春市政府于2009年12月公布袁天礼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友好区政府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要求为此立碑,规定了墓地的保护内容。父亲去世后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我们4个子女享受抚恤金待遇,按父亲行政13级基本工资额159元的50%计发,在民政部门每月领取79.5元。我时常对孩子讲,父母生育了我,共产党养育了我,要心怀对党的感恩之心,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以此来回报党、回报国家。

    父亲的一生是光辉、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对党无限忠诚,屡建奇功,刚直不阿,勤政为民的事迹在群众中传颂,他以自己的一生铸就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万丈光芒,映照着人们脚下的人生之路。他带领的三师七团官兵和职工群众,艰苦创业建设伊春林区的光辉历程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地感染着、教育着我们,激励着我们3师后人继续为伊春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践行师前辈王家骥叔叔当年提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承诺,延续师的红色基因,传承3师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三师的子子孙孙继续为伊春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而做出不懈的努力,续写无愧于三师创业历史,无愧于三师革命精神,无愧于三师前辈嘱托的红色篇章!

    父亲,小兴安岭永远铭记你!父亲,我心中的丰碑!                                                                     2022年9月

     

     

     

     

     

                  

    地址:伊春市伊春区青山大街15号 邮编:153000
    Copyright 2017-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馆(Yichun Lindu Cultural Museu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