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博馆概况
  • 互动社区
  • 新闻资讯
  • 政策研究
  • 陈列展览
  • 学术空间
  • 参观服务
  • 林都风采
  • 文创天地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陈列展览
    “太上神农皇帝说五谷仙经”赏析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1-1-13 13:56:52  ‖  查看2641次  ‖  

    “太上神农皇帝说五谷仙经”赏析


    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馆 馆藏

    补遗){尔时。盘古灭度之后。复有人民。未有五谷。食草木为生活。炎帝王复立。天地世界三}

    (存文)千七百年,炎帝出世。所为遂往七十二山,寻觅五谷。口尝百草,或值恶毒。唇舌燋烂。然后方来置得五谷。时有神农皇帝,上到羊头山,寻得一粒粟谷,种在枣树下,七种成粟谷。苗稼大旺。宝石山中寻得一粒黍谷,种在柳树下,七种成黍谷。珠石山中寻得一粒小豆,种在柏树下,六种成小豆。维石山寻得大豆一粒,种在槐树下,五种(成)大豆。长石山寻得大麦一粒,种在桃树下,五种成大麦。红石山寻得小麦一粒,种在杏树下,八种成小麦。峨山中寻得芝麻一粒,种在竹林中,五种成芝麻。初种五谷,皆因五树而生。

    炎帝王  神农黄帝登位。后立天地世界,三千七百余年,置立五谷,江河社稷。炎帝王五谷田公田母。

    神农皇帝,通流五谷,济活万民,衣食自然。尔时生民孝顺,昼晴夜雨,五谷大熟。风调雨顺。不生障碍。

    神农皇帝见五谷一粒种为黄金千万两,乃见尔时数中栽种成熟,不知自觉抛撒五谷,非为使用,无时出入卖价作贱五谷,心生烦恼。人民速遭蝗祸。当欲晴而不晴,欲雨而不雨。虫蝗旱涝,邦国争克饥荒,所作皆因糟践五谷。世人上民不知当来受苦,三千七百余年,万死万生,方是定得五谷,遍满天下,衣食自然。

    神农皇帝留得此经,不可思议。善哉!善哉!

    若有善男信女,每月初种之日,储备香花,供养礼念此经三遍,称诵五谷,树中众神、炎帝王神农皇帝心生欢喜,苗稼长旺,五谷大熟,秋收冬藏,获福无量,尔时说。

    慈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神农初分 千百余年 炎帝出世 (创五谷)

    流通天下 粒种须弥 率土均沾 享自然

    大圣消衍赦罪大天尊 三合

    愿以此功德......



    皇清道光九年岁次己丑仲夏月祠教弟子 陈德清  沐手

    神农(Shennong,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姜姓,号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农业的神只,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传说神农氏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后来,由于神农氏服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又中断肠草之毒,不幸身亡。


    神农炎帝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

    一是始作耒耜,以民利耕;

    二是始种五谷,以民为食;

    三是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四是日中为市,首倡交易;

    五是制麻为衣,遮体避寒;

    六是制弧  失,以抵侵凌;

    七是作陶为器,以储民用;

    八是首作琴瑟,娱乐民众;

    九是首创煮盐,强健体魄;

    十是创立天文,设立历法。


    五谷赞

    虔诚顶礼

    五谷经来五谷经。五谷原来有根生。天地本是我父母。日月星光助我成。

    五谷苦楚言不尽。五谷原来养命根。君王重我五谷经。万里江山乐太平。

    官员重我五谷经。子孙世代赠乾坤。读书重我五谷经。龙虎榜上中头名。

    生意重我五谷经。朝朝每日得金银。个个神灵有人敬。那个敬我五谷神。

    五谷八月初一生。家家念佛点明灯。为人在世要敬神。不敬神灵枉为人。

    留与天下九洲地。无有五谷活不成。家有一卷五谷经。一生衣禄不受贫。

    五谷原是圣经宝。胜如天下宝合珍。朝中无我无世界。世间无我无乾坤。

    五谷根生叙不尽。劝人敬神保安宁。

             



                  

    地址:伊春市伊春区青山大街15号 邮编:153000
    Copyright 2017-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馆(Yichun Lindu Cultural Museu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