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博馆概况
  • 互动社区
  • 新闻资讯
  • 政策研究
  • 陈列展览
  • 学术空间
  • 参观服务
  • 林都风采
  • 文创天地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空间
    守护城市文化的丰厚底蕴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2-18 15:30:18  ‖  查看2752次  ‖  

    守护城市文化的丰厚底蕴

    ——常州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助推城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周晓东 曹水平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常州的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不可多得的核心资源,在城市文化塑造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四态融合的金梭运河,彰显汇秀江湖的独特魅力。

    一是升华金梭运河的文化内涵。江南运河与常州这座城市相伴而行,从西郊中吴大桥(海子口)与城市相遇,到东郊东坡公园(水门桥)与城市告别,绵延170公里,优美地绘成了一卷纺锤体图案,好像一把金色的梭子优雅地穿城而过。金梭也与常州传统纺织工业的符号高度切合,形象标识了“江湖汇秀地,金棱运河城”的常州。二是谋划运河文化的宏观构想。整合环城运河、南市河、明运河、新运河以及老孟河、老舜河、西蠡河和胥溪等古老河段,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常州方案”、“常州构想”。三是注重运河文化的四态融合。坚持形态、文态、业态、生态的有机融合,布局好运河文化的发展空间。四是加大运河风貌的有效管控。坚持本体区、缓冲区、风貌区的分级管理,控制好运河两岸的建筑风貌、视觉色彩。五是做好运河文化的活化利用。以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名人故居为主要内容,重点做好保护修缮与展示工程,结合常州地域的运河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意与运河相关联的文化品牌。

    弘扬常州“三杰”的事迹精神,彰显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是常州儿女的杰出代表。“三杰”是常州红色文化最闪亮的旗帜。一是提炼常州“三杰”精神。围绕革命先烈事迹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加强“三杰”精神的科学提炼和学术研究。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2345”红色品牌。“2345”红色品牌即建国初冯仲云王诤两位将军、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史良李公朴华罗庚周有光刘海粟民盟五贤。三是讲好红色故事形成红色线路。从茅山脚下的军号到塘马战备的枪声,从苏浙皖一大宣言到水西陈家祠堂的电报,从觅渡桥畔的头燕到子和里的惊雷,从雕庄红庙里的秘密到澄西抗日民主政府的公开,从红色将军的传奇到民盟五贤的奉献都是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的精品线路。

    保护名人故居的传统街区,彰显群英荟萃的城市标识。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州人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传统、常州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名人文化。一是推进名人故居保护。最大程度收集名人资源的信息,保护和修缮现存的名人故居、居住地、读书处等相关的文物遗迹。二是建设名人纪念馆群。以苏东坡、管干贞、汤润之、吕宫、赵翼、赵熊诏、史干甫、恽南田、唐荆川、恽鸿仪、孙星衍、李伯元、盛宣怀、史良、赵元任、刘国钧等名人故居为依托建设纪念馆群。三是策划名人主题线路。根据相关文化及地理位置策划古吴文化、春秋季子、齐梁文化、历史名园、宗教参拜、状元府第、民国名媛、姓氏宗亲、孟河医派等线路,强化名人文化效应。

    延续工业遗产的持久活力,彰显民族工业的财富传奇。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众多民族工业先驱们艰苦创业的实践与经历,发展和壮大了近代常州经济,给常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为常州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挖掘民族工业的财富故事。结合“着力塑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的良好形势,进一步梳理挖掘常州工业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讲好常州工业明星城市的“前世”故事。二是保护一批工业遗产。按照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重点扶持矿机厂、科试中心、储油仓库、航仪厂等一批工业遗产,打造常州工业遗产遗址群。三是策划一批文化创意基地。在保护工业遗产基础上,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规划考古遗址的展示空间,彰显古老文明的神秘色彩。

    大遗址是常州厚重历史的主要载体,目前常州国家级大遗址有阖闾城、淹城,省级大遗址有中华曙猿化石地点、秦堂山遗址、寺墩遗址。其他的重要遗址还有圩墩、青墩、象墩、三星村、金坛土墩墓群、牛场窑群遗址等。一是进一步开展大遗址的全面调查勘探工作,通过考古前置,注意潜在大遗址信息的收集和发现,摸清大遗址的真实文化信息和基本数据。二是编制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的框架,实现大遗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力量和空间节点。三是在淹城、圩墩成功利用的基础上选择阖闾城、象墩、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寺墩、青墩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大遗址,打造成有示范意义的考古遗址展示园区。四是加快小黄山的春秋大墓的考古。通过考古丰富小黄山文化内涵,构建北部新城恐龙园、象墩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和小黄三点一线的文化旅游链。

    推动古镇古村的保护振兴,彰显鱼米之乡的江南风情。

    古镇古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记住乡愁的深刻符号。一是加入申遗行列,开展孟河和焦溪的实质性保护利用工作。二是挖掘潜在的名镇名村资源。重点做好杨桥、魏村、奔牛、余巷、雪堰、横山桥、西夏墅、沙涨村等古镇古村的抢救保护工程。三是积极参与名镇名村新一轮的申报工作。通过申报工作提高保护与抢救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好镇史馆、村史馆的建设工作,深入挖掘村镇历史文化的内涵,保护历史文化的形神兼备。

    强化龙城象教的品牌示范,彰显三教融通的文化包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常州乃齐梁故里,南朝崇佛,以梁为最。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三教融通的发源地常州,一是彰扬龙城象教的品牌效应。龙城象教不仅是乾隆帝王赐予的封号,更是常州佛教经过上千年积淀的地位与品质。应以省级文保单位天宁寺和天宁宝塔,以及清凉寺等下院为基础,成立佛学理论研究院,承办世界佛学大会,设立东南亚佛学讲坛,开展有影响的佛学活动,使龙城象教真正成为世界佛教界一块有影响的金字招牌。二是培育其他宗教文化的响亮品牌。加强对茅山乾元观、孟河东岳庙、城区清真寺、郑陆天主教堂以及回民村等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细化对历史名人行迹、建筑、艺术作品、法器等的科学解读,坚持主流正解宗教文化的宣传。三是放大宗教文化元素的正面效应。深入开发佛学、斋宴、禅茶、道舞、道药、梵呗、养生等多种与宗教相关联的文化产业。

    跃升博物馆群的惠民功力,彰显城市客厅的高雅品质。

    目前全市大大小小博物馆(艺术馆)约有近百家,备案博物馆27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备案数量名列全省第一,随着社会的重视,常州地区博物馆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步提升。一是彰显一级博物馆的龙头效应。常州博物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用心策划一批有常州地域特色的文化展览、组织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文物展览、引进一批国外有代表性的小型展览。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创新宣讲和展陈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主动积极地开展以博物馆文化为主流的研学旅游,进一步培育观众的文化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促进博物馆品质的不断提高。二是创意特色主题博物馆。抓住运河文化建设的契机,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新的形式,创意常州运河名人博物馆、时光隧道博物馆、运河河口博物馆等一批特色主题博物馆。三是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培育新的有文化特色的中小型非国有博物馆,使之与国有博物馆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发挥非遗三宝的引领作用,彰显匠人匠艺的传承力量。

    目前常州拥有非遗资源共1228项,构成美丽常州、文化常州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是创新常州三宝的时尚性。常州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是常州非遗文化中的翘楚,是城市靓丽的名片。要在珍惜三宝品牌,坚持传统技艺基础上,借助时代科技、创新时尚元素、契合时代需要、贴近消费人群、寻找全新载体,让常州三宝重新焕发时代的活力。二是重点培养非遗传人。在财税政策上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发展,有计划地开展非遗进课堂、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举办零距离的非遗活动,使传承非遗成为文化自觉。三是对潜在和有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挖掘力度。大力推动舌尖上的非遗、民俗里的非遗、舞台上的非遗、课堂上的非遗等,要通过媒体等手段放大相关的效应,促进非遗产业的萌生与发展。四是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用现代化手段对濒危的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有资可循。五是开展各种交流活动。结合传统和重大节日举办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表演活动,不断提高常州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培育文博精品的创意产业,彰显文化遗产的传播效应。

    常州文化文物单位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博创意产业前景广阔。一是加大扶持文博精品的开发。扶持建设全市文博产品研发基地,利用常州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提取常州文化文物的有效元素和符号,积极研制开发有常州特色的史前文化、吴越文化、馆藏文物、文物建筑、非遗文化等方面的系列文博衍生产品、创意产品。二是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加强社会力量的引进,探索建立文创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文创基金在吸纳社会资源、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保证文创的健康发展。三是发挥文创产品的交流作用。通过经贸活动、友城活动、旅游活动带动一批有影响的常州文化品牌,让人们把文化带回家,提高常州文化传播的持久度、影响力。

                  

    地址:伊春市伊春区青山大街15号 邮编:153000
    Copyright 2017-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馆(Yichun Lindu Cultural Museum)版权所有